提起印度,你会想到什么?
一言不合就跳起来的宝莱坞歌舞片,又或是味道辛辣的咖喱,还是开挂的印度特色绝活摩托车叠人?
而现在,你的答案可能会改变。
自从各大短视频平台突然燃起了印度美食短视频的风潮,印度芦荟汁、刨冰、脆脆球、火焰槟榔等食物便纷纷进入了人们的目光当中。
这些印度美食以其独特的做法震惊了屏幕前的观众。就拿芦荟汁这类印度小吃来说,它不像橙汁等饮料一样单纯的把水果榨成汁,也没有大家印象中芦荟酸奶里Q弹果粒的口感,而是在手工刮出芦荟汁的同时,加入了黑孜然、车前子壳等诸多诡异的材料。
尤其是在看到卖芦荟汁的印度老头,从一个塑料桶里舀出黏糊糊的不明胶状物体,加入颜色本来还算正常的原材料后,观众们的心情就和逐渐皱起眉头的视频博主一样,开始惴惴不安,并产生了些许退缩的心理。在看完博主“舍生就义”般喝下这杯颜色浑浊、外观怪异的饮料后,观众们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同时,一股奇异的感觉也诞生了,感觉有点恶心,但是......还想再看一遍。
干净、卫生又有点臭的印度街头美食
当国内大部分观众对印度美食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咖喱之上时,身先士卒的短视频博主们用实际行动为大家讲解了印度的丰富的各类街头美食。
鸡蛋灌饼,好像哪里都有,但是印度的就是有那么一点不同。
镜头里,锅内是油炸至金黄蓬松的饼,旁边是印度小哥,正麻溜地把鸡蛋敲到生面团上。下一秒,小哥掏出一个装有不明糊状物的不锈钢杯子,把整杯东西倒了下来,然后,他熟练地用自己的手抹了上去。
同样的还有神奇的印度刨冰。白胡子的刨冰老头,在用杯子接住碎冰之后,自如的用双手压实了刨冰,随后他在刨冰表面撒上了五颜六色的色素作为装饰,仿佛将一整个元素周期表都浓缩在这小小的刨冰之上,给人强烈的视觉与心理冲击。
又或者是印度街头奶茶。看着锅表面溢出的不明颗粒状物品,再看看炉子上仿佛积蓄了几百年的黑色腻子,观众又再一次为短视频博主捏了一把汗,希望下一期视频,还能够见到这位勇敢的视频博主。
除了这种完全无视当代卫生健康标准缔造的美食,印度的街头美食还十分具有地域特色,这就不得不提到印度美食的灵魂——玛莎拉。
这是一种用黑胡椒、肉桂等多种材料制成的香辛料,以百分百的出场率再次刷新了国人对印度美食的认知。不论是日常主食,还是小吃饮料,什么东西都能放点玛莎拉。吐司可以泡在玛莎拉里,炒饭要放玛莎拉,甚至吃水果也要加玛莎拉。更令人惊奇的是,印度人还把玛莎拉加到水里、可乐还有奶茶里。这种听起来十分“黑暗”的做法,在印度,是真实存在的。
除此之外,糊状美食也躲避不了大家好奇的目光。
著名的油饼糊糊早餐,就是几大锅颜色味道不同的糊状咖喱、鹰嘴豆泥,佐以吐司片、土豆泥与油饼混合成的早餐。同样,午餐也逃不掉,土豆洋葱混合香料做成的糊糊,加上擦锅面包,就是一顿正经的午餐了。
还有印度传统小吃Panipuri,是将面糊放入滚油中炸出的圆球,做法有点类似于中国的炸麻球,不同的是印度人往往喜欢在炸制好的圆球上挖一个洞,在里面填上西红柿块、洋葱末等材料,并加上咖喱胡椒等调味品。
通过这些介绍印度美食的短视频,观众们得以看见普通印度居民的一日三餐与日常喜好,了解到这些与中国饮食习惯迥异的文化以及带有丰富地域特色的食物。由于印度大部分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比较落后,因此多数印度人会选择席地而坐,直接用手用餐,准确来说是用右手,因为他们认为,左手会接触到一些比较肮脏的东西。
这种用餐方式对习惯使用餐具的观众们来说,的确会造成不适,也会让人担忧卫生与健康问题。用著名印度美食短视频博主刘庸的口头禅概括,就是“干净卫生又带一点臭”,干净卫生也许只是调侃,多少带点臭可能才是真实的状况。这种看似矛盾的特征,也反映了观众矛盾的心理:吃是不敢吃,看是很想看。
那么,印度美食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牢牢吸引观众的目光,让大家在矛盾的心态中,舍不得移开眼睛呢?
印度美食短视频之火:观众的怕与爱
印度美食短视频能火,离不开观众的怕与爱。观众怕的是未知事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爱的是美食、异国风土人情所带来的新鲜感和陌生感。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印度美食短视频应运而生。
印度美食短视频首先满足的是观众的一种猎奇心理。国内网友对于印度的认识多少没有那么充足,网络上本就充斥着不少抱怨印度卫生条件差的声音,加上疫情期间相关的新闻报道,使得大家对于印度卫生条件的不良印象又加深了一层。
在观看印度美食视频的时候,不少观众都带着“不卫生”的先见来观看,加上一些印度街头美食的确没有那么注意卫生,比如不擦洗的厨具、做食物和洗手共用的同一桶水、厕所旁边开设的小摊等,都让一场本是味觉体验的尝试变成了绝地求生。
在视频里,博主们喝饮料、吃东西的难度系数不亚于荒野求生的贝爷生吃虫子,配上他们扭曲的表情和想吐又不能吐的神态,充满了戏剧的张力,让观众充满了期待值。
越神秘的东西越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这些食物看起来黑暗,却充满秘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观众们想要立刻了解它的味道。这些视频满足了观众的愿望,让观众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东西,代价最多就是,倒了胃口。
其次,美食类短视频迎合了大众追求美食的本能。吃是人类永远离不开的话题,美食总是慰藉人心、释放压力的不二之选。中国本就是饮食大国,天南海北的美食总是有一帮拥簇者,要不然《舌尖上的中国》《寻味顺德》等美食纪录片不会有那么多受众。
印度虽然紧邻中国,但国内的本土饮食并不为人所熟知,因而观众们半是猎奇、半是出于对美食的渴望,去选择观看印度美食的短视频。虽然印度街头一些卫生状况不佳的食品以及一些奇葩的食品饮料(比如牛尿做成的饮料)让人提不起食欲,但也有卫生状况比较好,且与中国饮食习惯相似的美食。像坦多里鸡肉就是色香味俱全的代表,由酸奶和香料腌入味后放入烤馕的坑中烤制,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印度美食短视频的火热也离不开一群短视频博主的推介。痛饮一杯恒河水,在网络一战成名的刘庸就是代表。
刘庸的视频作品中,最多的就是他带领观众朋友们尝试印度各种各样的街头小吃,除了为观众所熟知的印度芦荟汁、街头刨冰,刘庸还尝试过咖喱饼、烤玉米、脆球饼、炒面还有冰块水种种。
镜头每一次都会简单粗暴的对准摊主做小吃的过程,伴随着刘庸简单的讲解,观众得以一窥印度街头小说的魅力。再通过刘庸尝试美食时微妙的表情变化,和那句“干净又卫生啊兄弟们”,观众们虽没有亲口尝到,但对于味道的猜想也八九不离十。
除了食物,印度的风土人情也能在这些短视频博主的作品中得到了解,切椰子的大叔好客的送来免费的番石榴,买奶茶的印度小女孩好奇又羞涩的朝镜头微笑,真实的印度的生活在镜头中得以展现。
猎奇心理、追求美食的本能与一群短视频博主的推介,让越来越多的观众了解到了印度美食。观众怕的是猎奇对个人造成的不良后果,爱的是美食与异国的风土人情,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之下,印度美食短视频越来越火热。
猎奇背后的国族想象,映照短视频审美的贫瘠
印度美食作为短视频的主题走红之后,不少短视频博主纷纷加入这一行当当中。但仔细观察这些视频,大多是猎奇大于内容。不少视频题目和封面都或明或暗地突出了印度小吃的怪异和不干净,以此来吸引观众。视频弹幕和评论也充满了调侃和比较低俗的言论,每当有糊状食物出现,就有网友将其类比为排泄物。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印度美食短视频逐渐背离了做美食视频的初心,更像是单纯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对印度这一国家的嘲讽。
这种猎奇心理的无限放大,会容易导致短视频创作的难以为继。
印度由于历史文化习俗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有些街头小吃的确不太注意卫生,但也存在一些相对比较干净的食物。但每当短视频博主选择这些比较干净的小吃时,总有嘲讽的言论出现,“这次吃这么干净,下次可要取关了”。
观众明知这些不太干净的食物食用之后,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但是还是有一些观众用这种“取关”的方式逼迫博主继续尝试不卫生的食物。也正因为看中了这一部分观众猎奇向的审美,一些视频创作者就主打猎奇、审丑来创作,极尽各种手段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但是这种创作是走不远的。人的感觉阈限,在猎奇的刺激下逐渐扩大,当视频博主尝试不卫生的食物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他们必然会尝试更加让人难以忍受的东西,长此以往,只能造成短视频质量的低下和对视频博主身体的伤害。
同时,猎奇背后所展现的,也是观众们对印度这个国家的想象。短视频作为精神文化作品,充满了观众的凝视。印度在凝视中被区分开来,成为了一个区别于主体的“他者”。
这一形象本来应该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但在创作和传播中,却逐渐变成了以自我文化观念模式为主体的创作,甚至对现实进行了扭曲。客观来说,印度在经济发展与卫生健康方面的确有很多不足,贫富差距悬殊,人民的卫生居住状况有待改善,国内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妖魔化印度也实在没有必要。与其对印度进行充满偏见的嘲讽,还不如正视印度、真正的了解印度。
过度简化、轻视一个复杂的国家,将其丑化、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傲慢,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短视频,映照的只能是审美的贫瘠。
结语
印度美食短视频因为迎合了观众们的猎奇心理,对美食的本能渴望,以及一批短视频博主的推介,逐步走红网络。猎奇往往是这些短视频最大的卖点,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对猎奇的过分关注,往往导致内容的简单与意义的缺失,视频创作在重复中难以为继,也体现了偏见下贫瘠的异国想象。
只有正视现实,用客观的态度对待现实,以视频的高质量取胜,印度美食短视频才不会昙花一现,才能走的更远更久。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评文章
食用大蒜的主要功效有哪些?
蒸米饭的三大误区与四大技巧
简谈两种合理健康饮食烹调方法
你需要了解的四大番茄中蕴含的营养价值
云南昭通市永善县茂林镇永安村高寒冷凉地区
简谈西柚的七大主要成效作用
对外卖说再见,年轻人爱上“懒人调料”了?
干净卫生?印度美食短视频究竟有何魔力
芋头有哪些品种?
“双十一”走向品质消费 优质国货与农产品